首页
    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刘静宇教授科研成果

    作者:编辑: 时间:2012-02-13 点击量:

    新闻网讯(记者 万霞 张雯怡)北京时间 213,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我们RAYBET雷竞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刘静宇 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张学 教授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在颅内钙化疾病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成功揭秘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疾病的罪魁祸首。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IBGC)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疾病,1850年被首次报道,现俗称Fahr病。随着CT的广泛应用,IBGC疾病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基底节钙化常伴随偏头疼、癫痫发作、精神障碍、帕金森、脑梗和痴呆等锥体外系临床症状,使患者苦不堪言。IBGC疾病的致病基因到底是什么?谁是罪魁祸首?160多年以来,这一直是困扰着国内外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难题。

    此篇名为Mutations in SLC 20A 2 link familial idiopathic 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 with phosphate homeostasis(《SLC20A2基因突变导致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与磷稳态相关》)的论文中提到,该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应用传统的定位克隆技术,在7IBGC疾病家系中发现SLC 20A 2基因上存在7个突变,其中5种错义突变、1种缺失突变和1种移码突变,通过家系内共分离分析、大样本正常对照验证、单倍型分析等,结合SLC 20A 2基因功能研究,最终成功发现并克隆了IBGC疾病的第一个致病基因SLC 20A 2

    据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刘静宇介绍,IBGC患者在CT上表现为大脑双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血清中生化指标如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成纤维生长因子23等均正常。其CT的发现率为1-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BGC患者发生年龄为3050岁,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BGC患者发生最小年龄为6个月至1岁。1999年,美国科学家开始致力于IBGC疾病的致病基因研究,定位了第一个致病位点;2009年,意大利科学家定位了第二个致病位点,但其致病基因尚未克隆,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我们花了5年左右的时间来确定IBGC疾病的致病基因。刘静宇说。200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刘静宇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工作。5年来,她克服重重困难,四处收集样本、寻找合作伙伴……她与同事 刘木根 教授等联手定位了一个新的IBGC疾病遗传位点,该研究结果2010年发表在《美国医学遗传学杂志》上。

    2010年,刘静宇与张学领衔的团队合作,在中国的3IBGC家系患者中发现了与无机磷跨膜转运相关的SLC 20A 2基因3个突变。这些突变分别在各自家系中与IBGC患者共分离,在正常汉族人群中不存在上述突变。

    这些数据都只来源于中国患者,为了证实SLC 20A 2基因突变对不同种族背景的人均有致病作用,我们还需要世界范围内更多的样本分析。刘静宇说。于是,团队又与巴西和西班牙的科学家合作,在他们所提供的IBGC家系患者中又发现了该基因的4个突变,这些突变在相应的正常对照样本中也没有被发现。

    刘静宇告诉记者:7个突变使我们首次在遗传上证明了SLC 20A 2基因突变是导致IBGC疾病的原因,这也是第一个IBGC疾病的致病基因。为了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研究结果,他们又与瑞士一位生理学专家合作,进一步从功能上验证SLC 20A 2突变引起IBGC疾病。

    刘静宇表示:“IBGC疾病致病基因SLC 20A 2的成功克隆,表明该病至少是由于无机磷跨膜转运出了问题,这为治疗该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及药物研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必将为IBGC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珞喻东路415号(东11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792072   领导邮箱:lifelife@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