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睿
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复杂而又神秘,是掌控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上帝”。36岁RAYBET雷竞技的青年学者马聪,就是一位专注于研究人类大脑,试图解开大脑运行机制的探秘者。
马聪所从事的神经递质分泌机制研究,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它对于理解大脑思考、学习和记忆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有助于人类在分子层面了解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和机理。
从博士阶段开始到现在,马聪在神经递质分泌领域已经探索了11个年头。回顾过去,马聪总结:“坚持、怀疑与批判是科学研究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
在神经递质分泌研究领域里浸润多年,马聪逐渐形成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最令他难忘也觉得幸运的是一次实验结果的“反常”。
那是马聪刚回国不久,一次实验中,他按照主流的模型去设计实验,可是实验结果预示模型出现了问题,无法解释。
“难道我的数据出了问题?”
起初马聪也倍感吃惊,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自己的数据出现了问题。但是反复试验了几十次后,他鼓起勇气,向权威“宣战”:之前被普遍认可的国际学术界主流观点有重大缺陷,下面要做的就是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更合理的模型。
否定权威的道路必然曲折。
在第一时间,马聪向博士后导师兼合作者——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侯赛•里索教授打电话交流。
“Are you crazy?”当马聪告诉侯赛•里索该领域一直深信不疑的国际学术界主流观点存在缺陷,侯赛•里索认为他太过于疯狂了,质疑主流观点危险性太大了。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怕了,可能觉得与主流不同会不会是出错了,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我相信自己的实验数据。”经过多次实验,马聪坚信自己的判断,他需要的是更多的实验,来找出神经递质分泌途径上真正的起始复合物。
随后的一年时间里,马聪白天翻阅文献资料,晚上进行实验,每天连轴转。通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神经递质分泌途径上真正的起始复合物。得出这一关键性结论后,马聪非常兴奋。但他收获的回报却远超出预期,在此基础上,SNARE复合物组装模型得到了极大的修正,Munc18和Munc13的调控机制也被完美阐释了。他欣喜地发现神经递质分泌领域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就像看一个东西,刚开始只掀开一个小角,你一看觉得不是这个东西,但是随着一点点揭开你会发现,喔,原来这个全局是这样的,可以有这样一个全新的解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1月,《科学》杂志刊登了马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神经递质分泌中Munc18和Munc13蛋白重要功能的重组》。该论文自发表以来,在2年的时间里被引用66次,并且在入选了2014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学术论文”。他的工作正在得到全世界该领域科学家的高度认可。
马聪和合作者在该论文中修正了神经递质分泌过程中SNARE复合物组装模型,发现了SNARE复合物的起始复合物,提出了Munc18和Munc13调控神经递质分泌的新机制。在回顾这项重要工作的时候,马聪深有体会:“这个重要成果的诞生也许需要一点运气,但是我真的很感激在过去的10年里的坚持。虽然一路上磕磕绊绊,但是始终没有放弃最开始定下的目标。科学没有捷径,坚持就有希望!”
马聪笑着说,“怀疑”和“批判”是科学领域里是最光辉的两个词汇,它们应该是“创新”的父母吧。
关于为何走上神经递质分泌领域研究的道路,用马聪的话来说,就是“完全出自于兴趣,我一直觉得研究人类大脑是一件很时髦的事。”然而找到自己的兴趣,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却也并不容易,直至博士期间,他接触到神经递质分泌领域,才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研究人类大脑的科学,开始了探寻大脑之谜的科研路。
回过头来,马聪意识到,科研路上最让人兴奋的事情就是真正选择到喜欢的研究方向。马聪很欣赏真心对神经递质分泌领域研究有兴趣的学生,才读大三的本科生王申就是其中一位。现在的王申已打定主意要跟着马聪一直读到博士,专心搞科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我可能就要做这个做一生了”。
“我希望学生多来我的办公室,来与我争论科学问题。”这是马聪的理念,他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时常有对实验结果、学术问题的争论,这样才能碰撞出更多的灵感,会更好的推动研究的开展。在学生时代,马聪就常与自己的导师就学术问题进行争论,有时争论过于激烈,同事们甚至还会推门进来“劝架”,以为他们真的吵了起来。但正是在这种开放的学术研究氛围下,培养了他敢于质疑的能力,碰撞出了很多的灵感,才成就了现在这样的马聪。
“科学的问题很难达到真理,它一直在修正,很多问题都难以盖棺定论。”马聪将以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神经递质分泌领域继续探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