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首页  -  招生就业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动态】RAYBET雷竞技刘智教授团队合作阐述霍乱弧菌通过MSHA菌毛辅助制动和锚定到粘弹性环境的机制

作者:编辑:李镀锋 时间:2021-07-26 点击量:

2021 72日,我们RAYBET雷竞技刘智教授团队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赵坤教授团队,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学学院Rachel R Bennett教授,筑波大学Andrew S Utada教授在《elife》(中科院分区1区)发表了合作研究的新成果,题为《Crash landing of Vibrio cholerae by MSHA pili-assisted braking and anchoring in a viscoelastic environment》。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张文超博士和RAYBET雷竞技博士生罗美为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为刘智教授,赵坤教授,Rachel R Bennett教授,Andrew S Utada教授。

霍乱弧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肠道细菌,是腹泻性疾病霍乱的致病菌。霍乱弧菌着陆和定殖到粘弹性的环境如小肠粘液层,是感染人体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细菌着陆的机制,特别是在粘弹性环境中,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甘露糖敏感的血凝素(MSHA)菌毛和鞭毛对霍乱弧菌的表面附着至关重要,结合基于半胱氨酸替换的标记方法和单细胞追踪技术,我们在粘弹性非牛顿溶液中定量描述霍乱弧菌MSHA菌毛和鞭毛的着陆特点。

结果显示,MSHA的菌毛均匀地分布在细菌上,并用任意一点粘附到物体表面。有了这样的特点,MSHA纤毛在细菌着陆过程中充当制动和锚定的功能。由此提出并验证了霍乱弧菌着陆的模型,包括三个阶段:运行、徘徊和附着。

进一步研究MSHA菌毛的功能以及由此产生的细菌着陆对粘弹性的依赖性,我们比较了细菌运动行为。本文观察到,粘弹性溶液的弹性特性也可以影响细菌的运动行为。在细菌着陆中,MSHA菌毛作为制动和锚定的作用在粘弹性(非牛顿)流体中比在粘性牛顿流体中更明显。我们的工作阐述了霍乱弧菌在粘弹性条件下着陆的动态变化机制,揭示了真实的粘液环境中霍乱弧菌着陆的情况,为更好地控制霍乱弧菌感染提供参考。

本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文章链接: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60655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珞喻东路415号(东11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792072   领导邮箱:lifelife@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