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  -  雷竞技概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编辑:李镀锋 时间:2022-08-21 点击量: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第12位,开启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十年来,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76.6%,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683家企业进入2021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

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胡喆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十年来,从牢固树立“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到下大力气解决好“卡脖子”问题;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到推动科技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生效,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第12位,开启了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把创新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不断探索规律、深化认识,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指明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方向,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新征程上,“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
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忙碌红火。2022年6月10日,比亚迪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首个市值破万亿元的中国汽车公司。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如今,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已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创新,是深圳最夺目的光芒。
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如此。
十年来,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在目标上,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在摆位上,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战略上,我们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路径上,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国科技事业的蓝图已经画就,我们的科技创新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攻克“卡脖子”难题。盛夏的武汉东湖,流光溢彩,生机盎然。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光谷”。
这里是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摇篮”,全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此诞生。在这片500多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上,坐落着5家大学科技园、7个国家级创新中心、27家国家级孵化器……“半城山水半城湖”,湖光山色中孕育着无限的创新活力。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具有鲜明创新底色的科技型企业,脱胎于raybet官网,主要业务为激光设备及等离子切割设备制造,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承担激光行业内重点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我们将始终把创新作为顶层战略,支持研发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坚持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圈融合创新。”该公司董事长马新强说。
解决“卡脖子”问题,关键靠自主创新。
近年来,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我国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2022年上半年,中国科技创新重磅成果频出。依托“中国天眼”FAST产出的一批原创成果集中发布: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大国重器”高效运行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加速取得突破。
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全新量子计算编程软件——isQ-Core发布,并成功部署至世界领先的超导量子硬件平台,让量子计算硬件设备的使用更便利、更高效。
“四个面向”锁定新目标。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党中央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引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指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实现了从“三个面向”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的重大跨越。
“四个面向”指导思想,既明确了主攻方向、确立了基本原则,又指明了关键重点、树立了价值导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40%。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从嫦娥五号“上九天”,到“奋斗者”号“下五洋”,从量子计算挺进科学前沿,到疫苗研发为人民健康安全织牢“保护网”,从基础研究到高新应用技术研发……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悟空、墨子、慧眼等一批科学卫星提升我国空间科学国际竞争力;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科研利器……
近年来,中科院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产出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在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中科院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科院已连续9年位列全球科教机构之首。2021年发布的全球“高被引学者”名单中,中国科学院194人次入选,蝉联全球第2名,是2014年的4.2倍。
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表示,中科院将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创新成果,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贡献。
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北京时间2022年7月19日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小企业全球奖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举行了颁奖典礼,来自raybet官网的数字PET产业团队成为全球仅有的5个获奖者之一。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简称,在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分期等方面独具优势。在有关部门支持下,raybet官网数字PET成像技术迅速进入产业化进程,团队相继成功研发全球首台动物全数字PET和临床全数字PET。首台临床全数字PET至今已稳定运行近两年,为数千名患者提前揪出癌症病灶。
数字PET产业团队,正是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的缩影。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正在持续提升,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不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攻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更紧密。 支持有方向盘、无方向盘两种模式,成本仅行业十分之一……在2022年7月21日举办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首发亮相。
根据规划,Apollo RT6会于2023年率先在萝卜快跑上投入使用,可以在全国各地部署上万辆。基于无人车成本的降低,百度测算未来打无人车要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
“我们正处在技术创新的大周期中,新能源、太空探索、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纷纷涌现。中国的科技发展一定会走到世界前沿。”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这条路需要很多“石块”铺就,百度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块铺路石,在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和底层创新上贡献力量。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投入的70%,上缴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元。
科技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76.6%,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683家企业进入2021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
科创中心引领辐射。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直径7米多的圆环形同步加速器“跑道”上,质子束正一圈圈加速,并精准照射到患者的肿瘤部位。
这一治疗癌症的新设备——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是上海光源和转化医学两个大科学设施“联姻”的结晶。“瞄准最顶尖医疗科技,从原始创新突破到集成研究发展、产业应用,我们走了一条新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说。
十年来,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提升。上海光源开放多年来,这台“超级显微镜”服务了3万多名国内外用户;地下深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正加紧建设,将推动我国光子科学从“跟随”迈向“引领”……如今,上海在用在建的大科学设施已有14个,居全国首位。
不仅上海,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这三地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和全社会研发投入均占全国的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



【科技体制改革走深走实】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的领域,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硬招实招不断落地。中央深改委共审议20多个科技领域的重大改革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完成,支撑全面创新的制度性、基础性框架基本建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取得突破。
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基于信任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制度;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大幅度增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有序展开,探索了分类评价的实现路径……一系列人才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脱出来。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500万人年以上,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我国基础研究人员、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和企业内科研人才队伍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冒尖”,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通过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青年科学家项目300余个。
“揭榜挂帅”提升绩效。7月20日,2022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在北京启动。
除“公开海选”外,今年科技部首次以榜单形式“揭榜挂帅”,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技术等3大重点领域,提出了免疫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碳基半导体、量子计算与测量和脱碳固碳技术4个颠覆性技术方向,面向社会重点征集具备颠覆性、突破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就是要搭建氛围宽松的展示交流平台。”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说。
近年来,为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我国对重大科研任务实行了“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对前沿探索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启动颠覆性技术专项,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普遍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让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当领军、挑大梁,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科技部资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还将在更大范围内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给青年科研人员创造更多机会组织实施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研发任务。根据领域和专项特点,鼓励青年科学家大胆探索更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新方法、新路径。
放权、松绑、减负。2015年,我国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下放给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
此后,财政税收、干部人事、科研管理等方面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各科研单位纷纷制定相应规则,大幅度提高科研人员的收益分享比例,极大激发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我国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江西出台科技计划项目“包干制”试点改革实施方案,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创新绩效;安徽出台相关行动方案,提出“赋权放权、宽容失败、尽职免责”,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政策;甘肃出台创新政策,指导创新主体用好用活政策……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各地持续探路激发创新活力的更多可能性,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
“科技体制改革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王志刚表示,下一步,我们要坚持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不断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人民健康等方面的提升。
发展永无止境,创新勇攀高峰。奋进新征程,科技工作者重任在肩、科技创新大有可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汇聚起创新发展的磅礴伟力,就一定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珞喻东路415号(东11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792072   领导邮箱:lifelife@hust.edu.cn